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作者: [字体: ]

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xx 年元月 6 日)   同志们: 刚才,王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方针、总体要求和思路,强调提出了 7 个工作重点和 4 条具体要求。王书记的讲话,分析透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务实,对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 20xx 年全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去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科工贸旅游文化现代名城目标,主动呼应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湾滨海城市建设大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建美兴”鲤城为主题,以“繁荣古城,建设新区”为己任,以承办第六届泉州旅游节为抓手,全面实施“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战略,较好地克服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等困难,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经济发展增实力 。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15.8 亿元,比增 14% ;三次产业比重为 0.48 : 46.84 : 52.68 ,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一、二产业总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65.2 亿元,比增 37% ;财政总收入 6.41 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 3.18 亿元,可比分别增长 14.15% 和 15.37% 。 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5 亿元,比增 1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56 亿元,比增 13.8% ;出口交货值 45 亿元,比增 8.9% 。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全年新办三资企业 66 家,完成年计划的 165% ;合同利用外资 8330 万元,完成年计划的 166.6% ;实际到资报表口径完成 5060 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 101.2% ,验资口径完成 2598 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 103.9% 。 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4 万元,比增 13.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450 元,比增 7.5% 。 (二)产业集聚显效应 。 特色基地屡获殊荣 。江南高新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一、二期入驻的 92 家企业, 68 家已动建, 35 家已投产,去年园区可实现工业产值 24 亿元,创税 8880 万元;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建设正式启动,招商引资同步进行。电子微波、汽车汽配、轻纺鞋服、工艺美术四大产业完成产值 74.9 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 70% 以上,集聚效应凸显,荣获“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和“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产业基地”称号。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成立区企业博士服务站,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18 个,其中国家级项目 6 个;新增 2 个省级星火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 18 家,市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增至 9 家;完成技改 20 项,开发新产品 20 项。 名牌带动 成效显著 。新增国家免检产品 1 个,省名牌产品 2 个,省著名商标 1 个,市知名商标 13 个。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 9 个方面提出 33 条具体意见,全年新增民营企业 563 家,个体工商户 2402 户,注册资本 5.49 亿元。 商贸业日趋繁荣。 加快建设江滨商贸旅游文化繁荣带,基本完成金山、龙宫市场的“农改超”工作,引进了沃尔玛、好利顺、福德龙、中外运敦豪等新型业态;巩固发展涂门街、中山路等专业特色街市,整合提升新区旧车旧货、汽车汽配等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一带三路十街”商业旺区。 (三)城市建设谱新篇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 17 个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我区多年来城市建设力度最大、步伐最快的一年,初步形成了“以晋江母亲河为中轴、古城新区为两翼、南北鲤鱼齐跃龙门”的城市格局。 新区建设初具雏形 。完成新区 28 平方公里的城市控规及市政工程规划调整,基本完成紫帽山、乌石山区域景观专项规划,着手编制新区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核心区规划;建成笋江路、常泰路一期、池峰路一期、 301 线市政道路、南环路拓改等“三横三纵”道路网络工程,完成东浦泵站、南低渠和浮桥金浦水厂扩建等市政工程,同步建设江南新区中小学升级达标等社会事业工程,扎实推进兴贤路北延段商住示范小区、笋江花苑等住宅小区工程;大力整治新区违法占地建房,拆除违章建筑 2.12 万平方米,新区 14 平方公里起步区初步建成,城市规模迅速扩展。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三桥”收费站的撤消,消除了流通障碍,有效地推动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 古城保护稳步推进 。配合市政府抓好中山路整治、钟楼片区改造和学府路拓改等工程,修复小城隍庙、李贽故居、德济门遗址公园和泉山门等,再现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风貌。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投资 3000 多万元完成 15 个夜景工程项目、完成 29 条小街巷暗改明工程、翻建 8 条小街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35.2% ,名城风采进一步凸显。 滨江开发渐入佳境 。强力推进江滨开发一号工程,建成江滨低水驳岸、电瓶车道、民俗公园、夜景工程等,制作“千年刺桐赋、温陵揽胜”大型浮雕群,启动建设美厝体育休闲公园;江滨两岸商住小区和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已开工建设,滨江特色日益显现。 (四)创卫工作结硕果 。全区上下铁心创卫,奋战十年,终于通过国家爱卫会考核,并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命名,这个荣誉来之不易,是至今含金量最大的一块牌子。 一是健全领导责任制 。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区五套班子挂钩负责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二是健全工作队伍 。充实环卫保洁、食品卫生监督和城管督导三支队伍,新增人员 200 多人;投入 1500 多万元,完善创卫硬件设施;加强宣传,推行创卫问题举报有奖等制度,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动手”的浓厚氛围;强化整治,深入开展了市容市貌、卫生死角和“三小一市场”等专项整治。 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成立创卫长效管理领导小组,出台长效管理工作方案,健全日常管理、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长效机制,保证创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旅游节庆展风采 。以“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城风采”为主题的第六届泉州旅游节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文化广搭台,群众齐参与,旅游唱主角

,收获在经济”的办节目标,创下了历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涵盖领域最广、内涵最丰富的新记录。江滨文化主题公园、北门旅游购物街、温陵女子南艺坊等三个旅游亮点的培育,“刺桐名胜风情游”五条精品线路的推出,打响了旅游品牌,提升了中心城区形象。开幕式暨大型音舞诗“刺桐赋”广场文艺表演、“相约鲤城”文艺晚会和中国福建南少林国际武术大赛等三个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泉州·鲤城多元文化的魅力;举办项目推介及投资签约、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展销会、国际汽车展览会、电子信息产品交易会和海峡两岸美食节等五项经贸活动,签约项目 46 个,总投资额 7 亿多美元,彰显了旅游节的经济效益。 (六)社会事业创佳绩 。我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科教进社区先进单位、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区等殊荣,通过全国计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级考核、省级文明城区初评和省级教育强区市级初评、省级双拥模范区“四连冠”市级检查,计生局荣获全国计生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单位,科技局荣获全国科技系统管理先进单位。与此同时, 公共卫生水平日益提高,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筹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元、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中医药进社区示范点考核验收。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重点污染企业整治后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学习型社区”和“无毒社区”等创建活动,投入 1400 多万元建设新区 9 个精品社区;老城区所有社区和新区 8 个社区达到省级示范社区标准。 中心城区安定和谐, 扎实推进“平安鲤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市率先成立综治协会,人民群众满意率达 94.2% ,居全市第二位;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成效,区国动委首次被推荐到省里表彰;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创建“安全生产合格街道”,有效控制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成为全省、全市最和谐的城区之一。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51 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参保人数达 1. 46 万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 670 人。主动帮扶弱势群体,启动残疾人“安居工程”,在全市率先成立 3 个街道“爱心慈善超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运行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产业集聚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规模还不够大,知名品牌还不多;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仍不高;土地、电力、资金、用工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尚未有效缓解;新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用地难、征地难、拆迁难等问题;社会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 20xx 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我区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GDP 增长 13% ,财政总收入增长 15% ,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 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5%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 5.9% 、报表口径增长 8.7% ,出口交货值增长 10%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8% 。这些指标是预测性的、指导性的,还要待人代会审议通过。要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各部门要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扎实抓好“一城四区” 立足建设滨江山水园林城区定位,坚持生态化、集约化和可持续的城区发展要求,与泉州市新一轮中心城市控制性详规调整相衔接,科学制定城区规划,着力抓好“一城四区”(大鲤城、江南片区、古城片区、滨江片区、紫帽生态保护片区),撑大城区框架,提升城区功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的中心城区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江南新区。 按照“建成一片,完善一片,繁荣一片”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区城市化进程。 一要完善规划体系 。在江南组团控制性详规的基础上,继续搞好新区核心区 5800 亩的规划编制工作,抓好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优化,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坚持项目带动 。 这对于我区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今年我区计划安排的 26 个重点建设项目、 12 个预备重点建设项目、 8 个重点前期项目,大部分集中在江南新区,要增强项目意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加快“三大”建设,构筑新区城市框架。 一是道路交通建设。 要积极配合做好泉三高速公路鲤城段、泉州大桥南片区立交桥工程建设,确保常泰路二期、池峰路一期等工程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南区客运中心,构筑南北贯通、内外衔接的城区交通系统。 二是配套设施建设。 要抓好新区排洪沟渠等水利工程整治,加快推进新区中小学改扩建及升级达标、区老年人休养中心、万祥医院、泉州五中分校等社会事业工程的建设步伐,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住宅小区建设。 要继续推进兴贤路北延段商住示范小区(一期)、笋江花苑、石崎安置小区建设,筹建江南经济适用房,带动新区房地产业和楼宇经济发展提升。 三要开展环境大整治 。 把开展新区人居环境大整治作为推进新区“三化三转变”、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成立江南新区环境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实行区领导挂点责任制,抽调部分机关干部挂钩联系社区;要投入 1500 万元,加大新区垃圾清运、旱厕改造、沟渠整治、破厝拆整、禽畜圈养、移风易俗等专项整治力度,巩固提高 9 个精品示范社区创建成果;继续抓好新区污水管网建设、违章建筑清理,重要地段、主要城市道路两侧建筑立面景观审核整治,逐步改善新区人居环境。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大晋江流域污染源防治力度,全力推进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等工作,建设绿色教育基地,确保“创模”各项指标如期完成。今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要达到 32% 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 37% 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8 平方米。 保护改造江北古城。 按照“在保护中更新,在传承中建设”的原则,继续配合市政府实施好钟楼片区改造、西街保护整修、学府路拓改、释雅山公园和伍堡公园等工程,完成老城区 100 幢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延续古城文脉。加快



baidu
互联网 本站
阅读:
录入:ciliuma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