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十篇)

来源:  作者: [字体: ]

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唐丹彤

 ;

曾有一篇文章这样写到:“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是的,每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都曾衔到过青橄榄,在苦涩过后,余留下了甘甜,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而唯独这件事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慢慢消退,反而更加根深蒂固地扎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我九岁那年,我意外的从表姐口中得知第二届少儿美术大赛就要开始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不由得有点心动了:如果我参加了,说不定还能捧回个什么奖呢!这么一想,我不禁乐出了声。可是再一想,这个美术大赛一定有许多功底不错的小朋友去参加,我……我可以吗?但是,随后,我又否定了我的这个想法,毕竟,我还学过几年的美术,即使不能得奖,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很支持我。

主意拿定了,我就着手准备,可是真正画时又发现了一个不小的问题:画什么素材的画?如果像以往一样还是采取蜡笔、彩笔的方式,那么这样一定得不到提高,并且大家都用那些画法,我的作品想脱颖而出就难了。不如采用纸版画的画法吧!这是一种新学的画法,我还没能掌握好其中的奥秘就去参赛,我不免对自己有些泄气。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也只能背水一战,尽自己最大努力了。

这是一段艰苦的日子,我放弃了以前所有的爱好,只要一有时间就呆在家里不停地揣摩,不停的画。我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这次大赛的诱惑力,我又不觉动了念头,重新拿起画笔……

一个月后,作品送了出去……

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的,我每天都在家等者,但没有一点的消息……就在我灰心丧气之际,忽然有一封从北京发来的信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了我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我真的获奖了!以前的辛苦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言表的欣喜!

 ; ; 每个人都曾有过一枚青橄榄,能不能把握它就要看你自己了。有些人在青橄榄还在酸涩时,就吐掉了它,而只有那些坚持不懈的人,在经历过苦涩后,才能品位出它的甘甜来。


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回忆往事,总会想起那一件刻骨铭心的事,就想衔过一枚青橄榄,让我感到酸涩。

那天早上,老爸要出去慢跑,把我也给推醒了。“喂!跑步去不去,锻炼一下身体?”

老爸狡猾地问道。我迷迷糊糊的答应下来,不过十五分钟,老爸就把还没睡醒的我拉到了楼

下,开始慢跑。

我家后面那条几乎没车的马路,成为了我们起跑的地点,老爸说要跑到底再跑回来,害

得我反而清醒了想要往回跑,不料被老爸一把抓住,对我高声叫道:“小子,往哪跑!”我只

好陪着他一起跑了。

早晨有点雾,跑了一会儿,就发现越来越浓了,老爸在后面慢慢地跑,我想快点跑完,

好马上回去,所以慢跑变成了快跑,我迅速地往前冲,老爸仍然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脸上

露出坏笑,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累得气喘吁吁,脚步也开始放慢了,老爸忽然跑到我前面,

只听见老爸说:“这么快就跑不动了,这怎么行?那我先跑了。”老爸很快跑到老远。我坚持

着,紧追不舍,脚也慢慢感到酸痛,不过只能继续跑。到达马路最前面了,我一下子坐在地

上,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继续跑回去吧!这是锻炼你耐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次

慢跑吧!能行的话就继续快跑,我跟在你后面!”我想:这的确是好机会来锻炼自己,尽量

跑吧!我咬着牙,往后跑......终于跑到底了,我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我总感到自己似乎正衔着一枚青橄榄,但我跑完时却感到一阵甜意,这是我成功的喜悦,他

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就能获得成功。


专家分析:他们的中考满分作文如何拿了满分?

如何能在不到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应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父母吗?》(2002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2001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2002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2003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2003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2003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剧本式:如2002年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限于篇幅,后文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2003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童话寓言式:如2002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2003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2003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2003年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2003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妙用比喻,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2003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回环反复,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2003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生动比拟: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五、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1、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3、杜绝空格、拼音;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成长的滋味

时光似水流年,从一个小生命降临人世到青春的脚步给、纷至沓来,已过了16个春夏秋冬了,在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是的!我拥有过美好的快乐;我拥有过苦痛和焦虑,我体验过兴奋和刺激,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记得是刚跨入中学大门的时候,由于升学考试的“马失前蹄”,造成了我的“千古恨”。那一段时间,我仿佛在大海中漂浮,漫无目的,也不知方向,往事不堪回首。然而,我的好朋友同样“出师不利”,却如以前一样像快乐的小鸟一般飞翔。有一次,她来找我,只轻声细语在说了这么一句:“一时失败并非一世失败!”我咀嚼着这一句有韵味又包含着一些哲理的话。的确!我要振作!下次会更好,不是吗?

于是,我与她在时光的夹缝中不断奋斗……

某一年的酷暑,无情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我和她坐在窗前——丝毫没有微风吹拂的窗前——做着习题,汗水也仿佛凑热闹般不停地往下流,什么“心静自然凉”的鬼话全站在一边去吧!我实在坐不住了,只想去吃根棒冰,吹吹凉风。我对她说:“嘿!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反正时间还早呢!”她转过头瞪了一眼说:“要成功不许失败的是你!妄想成功不愿奋斗的也是你!你以为你只要祈祷一下,天上就有块陷饼可以掉下来吗?她气呼呼地说完话,拿起书本就回家去了。从来就不爱生气的她,从来就不会跟我发火的她,第一次对着我“开炮”!我内疚羞愧不已,决定要加倍努力,毕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我的成绩不断上升,在班队选举会上,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器重拥护,我担任了班长一职,这是多少汗水和辛劳浇灌而成的荣誉呀!随着同学们的掌声雷动,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长久以来,我的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终于,我学到了隐藏在其中的丝丝甘甜。回家后,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她点了点头,莞尔地笑了,我要感激她,是她教会发了什么叫奋斗,什么叫成功,我也真正了解了什么叫真正的朋友。

流光里,红了樱桃,绿了芭焦,我们笑得灿烂。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生命的某一篇章中,正有一个美丽的青春亮点在不停闪烁……

瓯北五中初一:吴思瑶


成长的滋味

时光似水流年,从一个小生命降临人世到青春的脚步给、纷至沓来,已过了16个春夏秋冬了,在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是的!我拥有过美好的快乐;我拥有过苦痛和焦虑,我体验过兴奋和刺激,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记得是刚跨入中学大门的时候,由于升学考试的“马失前蹄”,造成了我的“千古恨”。那一段时间,我仿佛在大海中漂浮,漫无目的,也不知方向,往事不堪回首。然而,我的好朋友同样“出师不利”,却如以前一样像快乐的小鸟一般飞翔。有一次,她来找我,只轻声细语在说了这么一句:“一时失败并非一世失败!”我咀嚼着这一句有韵味又包含着一些哲理的话。的确!我要振作!下次会更好,不是吗?

于是,我与她在时光的夹缝中不断奋斗……

某一年的酷暑,无情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我和她坐在窗前——丝毫没有微风吹拂的窗前——做着习题,汗水也仿佛凑热闹般不停地往下流,什么“心静自然凉”的鬼话全站在一边去吧!我实在坐不住了,只想去吃根棒冰,吹吹凉风。我对她说:“嘿!我们休息一会儿吧!反正时间还早呢!”她转过头瞪了一眼说:“要成功不许失败的是你!妄想成功不愿奋斗的也是你!你以为你只要祈祷一下,天上就有块陷饼可以掉下来吗?她气呼呼地说完话,拿起书本就回家去了。从来就不爱生气的她,从来就不会跟我发火的她,第一次对着我“开炮”!我内疚羞愧不已,决定要加倍努力,毕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我的成绩不断上升,在班队选举会上,由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器重拥护,我担任了班长一职,这是多少汗水和辛劳浇灌而成的荣誉呀!随着同学们的掌声雷动,我的眼眶渐渐湿润了。长久以来,我的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终于,我学到了隐藏在其中的丝丝甘甜。回家后,我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她点了点头,莞尔地笑了,我要感激她,是她教会发了什么叫奋斗,什么叫成功,我也真正了解了什么叫真正的朋友。

流光里,红了樱桃,绿了芭焦,我们笑得灿烂。因为我们知道,彼此生命的某一篇章中,正有一个美丽的青春亮点在不停闪烁……

瓯北五中初一:吴思瑶


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一) 如何能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 炼标题 ??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000 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 2001 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 2002 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 “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 “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 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 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 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 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 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2003 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 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 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 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怎样写好中考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


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

如何能在不到 60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2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 炼标题 ——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 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 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000 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 2001 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 2002 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 “凤头豹尾”, 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 “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 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 巧博喻,形象开阔,如: 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 趣比拟,别开生面,如 :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 作排比,造势磅礴,如: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 巧设问,引人深思,如: 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 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2003 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 深抒情,生动感人,如: 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7. 用题记,揭示主旨,如 :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 2003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 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 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 2003 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 2003 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2. 剧本式: 如 2002 年眉山满分作文《善良归家》: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 (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限于篇幅,后文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 . 小标题串联式: 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 如: 2003 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 童话寓言式: 如 2002 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 2003 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 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 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 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 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 2003陕西考生《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 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 16载的故乡。(2003年淄博《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善用排比,如: 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 2003江西考生《待人和善》) .妙用比喻,如: 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 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灵活引用诗句、歌曲、 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 如: “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 2003郑州《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 2003甘肃《歌声与微笑》) . 回环 反复,如: ……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 (2003天津《读书是快乐的》) 生动比拟:如“ 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 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五、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 2003年绍兴卷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 。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 1、用 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 钢笔、圆珠笔书写; 2、标点使用正确规范;3、杜绝空格、拼音; 4、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中考满分

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600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通过对全国十年来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一点启发。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年山西)、《一切尽在不言中》(2003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年甘肃)。 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2002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2003年山西)、《都是课外书惹的祸》(2003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年重庆)、《学无止境》(1999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下头看看》(2003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000 年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 2001 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 2002 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 “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 “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 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1999年广东《学无止境》) 2. 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2002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 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 2002年河北《我叫把握》) 4. 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2003年江西《待人和善》) 5. 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2003 年江西《今夜星光灿烂》) 6. 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 2003年丽水《永恒的情结》)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全国满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比如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 2003 年安徽满分作文《体验“女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 2003 年深圳满分作文《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非典”时期的非常爱意。 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2、小标题串联式: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 2003 年河南满分作文《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3、童话寓言式: 如 2002 年江西满分作文《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 2003 年辽宁的《一棵老槐树的自述》、云南的《做一片云,真好》、益阳的《书国的罢工》、淮安的《“鼓励”自传》、安徽的《真走访记》等满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4、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把握2004年中考作文

“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把握2004年中考作文 --------------------------------------------------------------------------------

首选形式:命题(半命题)+提示语

历年中考,大作文一直受到师生的充分重视,所谓“得大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象地突出了分值高达50分的大作文在中考语文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全命题”是基本形式

分析上海近十年中考600字大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全命题”作文是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如今年的《我想唱首歌》。在此基础上,命题老师有时也会根据需要,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2002年中考作文题就是由命题《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和提示语“‘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两部分构成。

其次是“半命题+提示语”的命题形式,如:《这堂课真》,《给我带来了欢乐》,《我和》,《在的影响下》等等都曾是上海中考大作文的试题。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命题(半命题)+提示语”的形式,仍将是2004年中考命题者的首选。除此,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也应受到初三师生的充分重视。

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尽管在本市中考中尚未正式使用过,但在由市教委教研室组织命题的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分析卷中已连续出现了多次,如2002年: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常常有不开心的时候,每当这时,我便会试着找出不快乐的原因,找朋友聊天,在倾诉过程中理出头绪,或是写下来把它条理化,再问问自己可不可能改变现状。如果可以,列出改善的方法。通常我在完成这样的自我疗法,合上笔记本时,我就可以重新快乐起来了,因为我知道一切都可以改进,但最重要的是需从自己的心情改起!

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遇到一些不快乐的事,甚至,会莫名其妙的烦恼起来。那么,你是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呢?请以“离开烦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已逐渐为初三师生所熟悉,他有着足够的开放性,给考生思维活动留有相当的空间,既能给学习困难学生合适的提示帮助,使他们能表现出自己语文学习的结果,同时也给了优秀学生充分发挥写作才能和表现个性特色的天地,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能对近年中考越演越烈的抄袭、套用或改装范文的行为有所制约,这些特点很可能使它在明年中考试卷中有一席之地。

至于话题作文,受高考作文影响,近几年在全国各省市中考中已占有相当的比例,本市今年初三模拟考试也有约三分之—的区县大作文使用了这一命题形式,它所具有的审题难度低,文体要求淡化,能让考生充分张扬个性显示才能的特点,与上海二期课改的目标相一致,这会让中考命题者将其列入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

成长历程是热门考点

综观近十年上海中考大作文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我的成长历程是考试的热门话题。《我终于》,《我的欢乐》,《生活中的发现》,《我也衔过—枚青橄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等,都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成长过程,这也是认识自我的过程,是自我特长、个性展示的过程。今年的作文题《我想唱首歌》应该也属于这一类,是对考生内心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等的纵深揭示。在这—过程中,将反映出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思维质量的高下。

除此之外,家庭生活也是中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内容,《母爱》、《有家真好》以及今年的作文试题等,都给考生表现家庭生活提供了空间。

相对于上述两项作文内容,上世纪80年代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局限于反映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文试题近年来较少出现了,这可能是由于这类试题较难写出富于个性的真情实感,容易千人一面,容易套用旧作,不利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之故,但如果命题者能将其在命题形式上与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相结合,在内容上与社会热点或二期课改相关联,还是可能克服传统弊端,命出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好题来。因此,同学们在充分重视前两项写作内容训练的同时,也仍然应该关注让会、关注人生、关注校园中的人和事,努力将自我的成长历程放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背景中加以思考和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见解的好文章。

建议:专攻记叙文

以上我们谈了中考作文的基本命题形式和命题内容,至于中考作文的文体,一般情况下已不作限制。然而,从初三学生实际出发,建议同学们大作文还是专攻记叙文为好,议论性文字只要能写好二三百字的片段就可以了。

这首先是因为初中学生长期以来所受到的写作训练是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性文章为主,相对于其他文体,同学们更熟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写作基础更好一些。其次,受生理、心理发展的制约,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够成熟,表现在写作中,常会显现议论结构不严密,说明语言不准确的毛病,似乎更适合用形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第三,中考作文命题表述尽管强调“文体不限”,但是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记叙文,为选择记叙文的考生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中考大作文首选文体应该是记叙文,应该是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的记叙性文字。

在语文学习中,常有些同学对随笔之类的写作活动很感兴趣,但一提起考试作文就皱眉头。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觉得考试作文规矩太多,二是面对试题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其实,考试作文与练笔一样,是日常生活的表述,是一种日常的思想表达。心里怎么想,纸上就可以怎么写。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讲的事情以及对事情的看法如实地写出来,就成了文章。为了使读者能看得明白,要努力使叙事有头有尾有条理。自己的观点在文章中要用显眼的方式加以突出,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文字进行一番加工润色,恰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一些,这就是一篇较好的应试作文了。

有些同学面对试题,常感到无从下笔,没东西可写,这是因为对生活缺少认识。

就中考作文而言,同学们缺少的应该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认识。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模仿罗丹的话说: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的作文,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感悟、缺少认识、缺少积累。

提倡专题性写作训练

作文的好坏除了与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定程度上受到生活认识能力的制约,只有当你对写作内容有了独特的、全面的感受,才可能写出感情真挚、见解深刻的好文章,而专题写作训练能帮助你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对特定生活内容的认识水平。

所谓专题性写作训练,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围绕一个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进行反复练习。比如“家庭”专题,你可以在—段时间内以“家”为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审视它:《我心中的爸爸(妈妈)》,《我爱我家》,《三口之家咏叹调》,《家中来了陌生人》,《我的兄弟姐妹们》,《好大一个“家”》等,通过以上练习,你就能多角度、多层次地领悟“家”的内涵,无论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小“家”,还是引申意义上的大“家”,你都会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会有许多新的理解。考试时,面对《有家真好》《我想唱首歌》这类试题,你就能轻松地调动积累,选出恰当、有个性的材料,表现出对写作内容较为深刻的思考,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赞赏。

同样,你也可以围绕“成长”这一中心作如下的练习:《我终于战胜了(胆怯、自卑、惰性……)》,《成长的足迹》,《感受幸福》,《阅读人生》,《我的财富》,《为自己喝彩》,《合作》,《我的未来不是梦》,《忘不了他(她)》等。

专题写作训练需要集中、反复的进行,这是因为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由多方面的因素和多种具体能力构成,随着我们学习生活的进展,我们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我们对写作对象的认识会有所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语文学习的特点。语文学科不同于有些学科,学习不能速成,不能立竿见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必须课内外结合,一步步扎扎实实,持之以恒。

作者:黄浦区教科所语文教研员陈兆施



baidu
互联网 本站
阅读:
录入:ciliuma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内容查询